分类
首次二元交易者的策略

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http://www.texnet.com.cn/ 2022-08-04 08:02:37 来源:无锡纺织工业协会

上半年我市纺织企业不仅受到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等地域政治冲突、 大宗商品 及原材料价格激烈波动和内需疲软、物流不畅、劳动力成本上升、流动资金萎缩及国际贸易市场激烈变化等因素影响,还要面对订单流出、供应链产业链转移等新问题,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也从未间断,但广大纺织企业在国家及我市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保 就业 政策措施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突出“双统筹”、坚持“两手抓”,奋力夺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最小化疫情对生产和销售经营的影响,稳定了行业企业经济的发展。

上半年度从我市 纺织工业 主要产品产量中看,毛机织物(呢绒)增加仍然最大,其次是服装和印染布,以上三个主要指标的增长得益于服装出口总体市场的旺盛。由于无论在内外需市场,目前对服装的消费观念开始转向和青睐于运动、时尚、轻便的款式,1-6月以来我市针织服装产量的增速始终高于梭织服装的产量符合逻辑。另一方面由于受内需市场和国外个别消费品类持续疲软的影响,化纤、 非织造布 ( 无纺布 )、 亚麻布 、帘子布的产量继一季度后依然维持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中纱和布的产量增速由一季度6.84%和6.74%的正增长双双转为负增长。

2022年6月21日美国发布的“新疆棉禁令”正式生效,欧洲议会近期又通过了“反强迫劳动海关措施决议”,要求在 欧盟 各国海关采取措施禁止强迫劳动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这其实是涉疆法案问题的再一次延伸,将会产生如下一系列问题:企业被要求出具不使用新疆棉的承诺书、提供原料追溯信息、接受实地检查等。但是市场上部分供应商不具备且不满足溯源要求,上游企业也无法配合,导致溯源难度大,订单难以完成;国外品牌考虑到涉疆原料等问题,将有可能进行采购战略性转移,造成企业订单量一定程度的减少;企业需采购 进口 棉纺纱线进行替代,进口纱线乘势涨价,企业成本将上涨。采用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美棉纱线,现阶段新进口的棉纱已普遍涨价,比国内棉纱成本高,预计进口棉纱价格会继续走高,同时也将削弱中国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将加速出口类棉制产品全产业链转移海外生产。禁用新疆棉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大量采购美国棉花,推动国际棉花价格上涨特别是美棉,例如:比马棉从2019年120美分/磅上涨至2021年195美分/磅,目前已涨至350美分/磅。细绒棉从90美分/磅涨至150~160美分/磅。现在高位棉价导致成品市场价格传导不畅,美棉坐地起价无异于割全世界韭菜。

中国 棉纺织 行业协会对棉纺织 产业集群 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据纯棉纱集群企业反映,受6月美国发布“涉疆法案”及下游需求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产棉价大幅下滑。部分企业前期采购的原料库存价格较高,存在惜售心理,产品库存高企。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顺价亏损销售,回收资金。企业普遍采取限产措施,在稳定员工队伍的同时保持较低水平生产。预计企业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3月起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各国央行展开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对美国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将经济增长率预测值4.4%下调0.8%至3.6%。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进一步放缓,内需市场消费提振压力较大。另外,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近期对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和估算,高达85%企业都受到客户订单外流的苦头,只有15%企业表示当前客户订单较为稳定。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订单向外转移规模为60亿美元左右,其中棉纺织品订单转移规模为10亿美元左右,服装转移规模为50亿美元左右。棉纺织品订单主要转移到印度,服装订单主要转至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印尼和柬埔寨等国。预计下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订单转移可能延续流出态势,转移规模在100亿美元左右。其中棉纺织品订单转移在20亿美元左右,服装转移规模在80亿美元左右,国内纺织重地的江苏、安徽、广东、深圳等地的纺织服装企业都将受到影响。保订单、保生产、去库存仍然是下半年纺织企业的当务之急。

上半年,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5.6%。6月30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生效满半年。目前RCEP的15个签署成员国中生效成员数量已达13个。根据中国贸促会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国贸促系统原产地证签证金额共计15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3.95%。其中连续5个月,面向日本的原产地证签证金额位居全国贸促系统RCEP排名首位,每月签证金额占比都超过90%。随着市场准入放宽、 关税 壁垒的破除,更多跨国流动的高 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质量 商品价格下落,各国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共享RCEP红利。不过,另一方面,美联储的加息决定和缩表预期在迅速对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RCEP域内国家区域贸易带来冲击。安邦智库研究员魏宏旭分析说,“美联储加息导致发展中国家汇率变化,一定程度上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对外贸易会形成冲击。目前虽然人民币兑美元处于贬值态势,但贬值幅度较东南亚国家低,这会导致一些国内外贸企业面临东南亚地区厂商的竞争,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一定压力,包括对RCEP国家的工业产品出口。”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22 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 2.5% ,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 0.4% ,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 1.7% ,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降准 0.25 个百分点,上缴央行结存利润 9000 亿元,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 MLF )、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调增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 8000 亿元,推动设立 3000 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二是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励资金比例由 1% 提高到 2% ,增加 1000 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出台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民航应急贷款,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重点领域。三是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公开市场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 MLF 利率、 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适度下行,发挥 LPR 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四是把握好内外平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五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促进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 的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 13.68 万亿元,同比多增 9192 亿元; 6 月末广义货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 11.4% 和 10.8% ,较上年末分别上升 2.4 个和 0.5 个百分点。金融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 6 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23.8% 和 29.7% 。 6 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16% ,较去年同期下降 0.42 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 “ 大水漫灌 ” ,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 “ 加法 ” ,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趋势与启示

美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相对严格,其主要特征是功能性监管,即不论金融科技以何种形态出现,根据金融科技的金融本质,将金融科技涉及的金融业务均按其功能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比如,Lending Club的P2P业务,由于涉及资产证券化,其相关业务即归属美国证监会(SEC)监管。在虚拟货币方面,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于2014年3月25日发布了一般税收细则,该细则规定可以替代真正货币使用的虚拟货币被视为一种财产,要被征税;纽约州金融服务管理局(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NYSDFS)则推出“虚拟货币活动商业许可证”(business license of virtual currency activities)的监管政策。在数字化投资顾问方面,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FINRA)于2016年3月出台了《对数字化投顾使用的指导意见》(Report on Digital Investment Advice),该文件将数字化投顾界定为在投资管理服务中支持以下一项或多项核心功能的软件:客户档案创建、资产配置、投资组合选择、交易执行、投资组合重设、投资损失避税和投资组合分析,其使用者分为金融从业者和普通客户两种。尽管该指导意见并非正式法规,但对数字化投顾具有前瞻性指引作用。

对于具有强大创新力的美国金融科技,适当偏严的监管有利于平衡风险与发展的需要。在监管的同时,为了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形势,美国在法律上也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以便政府能够对现有法律法规无法覆盖到的金融科技新领域,及时适当调整立法。比如,2012年总统奥巴马签署的 《创业企业融资法案》(Jumpstart Our 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Business Startups Act,JOBS法案),就是为了适应这样的大前提和环境而出台的有利于股权众筹、创业投资类项目发展的监管法案,填补了美国在股权众筹方面的监管空白。2016年2月18日,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发布了《CFPB创新细则》促进对消费者有利的创新,该细则还包含了《无异议函细则(Policy on No-Action Letters)》,其出台目的是为创新性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推出,降低来自监管层的政策风险。

英国

英国将金融科技作为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2015年金融科技百强榜单》中,18家为英国公司,国家排名第一。英国金融科技监管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适度监管。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主体由金融服务监管局转为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PRA)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两者分别承接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职能。2013年4月成立的FCA依据《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开始承担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其主要监管思想是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达到适度监管的目的。

新加坡

新加坡正立志成为世界智能科技大国和智能金融中心,对本国的金融科技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国内创业公司生态系统成长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的政策。比如,新加坡的金融行业技术创新计划(FSTI)打算投入1.66亿美元基金,支持国内金融科技项目创新的发展;2015年8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成立了金融科技与创新组织 (FinTech & Innovation Group,FTIG),负责金融科技领域的政策发展与监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016年5月,亚纽基金会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金融科技办公室,即一个负责处理各类金融科技相关事务的数字化机构,为在新加坡开展金融科技服务的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和政府拨款及支持计划咨询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美股收高纳指涨2.89%;央行: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

据媒体报道,小米MIX FOLD2将于8月11日发布,相较于第一代,MIX FOLD2有望在比例、配置、性能、影像等实现全面的提升;同一天,摩托罗拉也将发布旗下迭代折叠屏旗舰手机。而三星Galaxy Z Fold4/Flip4在前一天亮相并开启先行者计划。

18天14涨停!这家*ST公司突然停牌核查!交易所也紧急问询,发生了什么? 上交所对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发出了问询函,要求公司对该次跨界收购的原因及必要性、是否存在迎合热点炒作等情况予以进一步说明。 2022-08-11 08:48 10倍股在哪?明星基金隐形重仓股里有答案,关注“第二增长曲线” 带有争议和不确定性的“第二增长曲线”,越来越多的进入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第二增长曲线”的想象力尽管带有巨大的股价波动,但部分个股也为明星基金经理带来惊人的业绩弹性。 2022-08-11 08:34 培育钻石龙头业绩爆棚,二季度净利环比翻倍股出炉 统计显示,27股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同比均实现翻倍,以实现净利润金额来看,山东海化、雪天盐业、永安林业盈利能力最强,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均超过3亿元。 2022-08-11 07:31 清仓减持!近500亿光伏巨头,股东高位套现? 根据公告,该公司多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1905.9265万股,占公司股本比例达到5.48%,其中公司前董事长之女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清仓。 2022-08-11 00:24

  • 1、 巨亏3.16万亿!孙正义公开认错:为贪图.
  • 2、 软银再度减持阿里巴巴,套现340亿美元,.
  • 3、 张家港行:规模效益双增长,经营质效持.
  • 4、 【e公司观察】后滴滴时代网约车混战特征.
  • 5、 沃森生物上半年成绩单:净利润4.21亿元.
  • 6、 全美第二!福特电动车7月销量暴增,仅次.
  • 7、 华东医药上半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顶流.
  • 8、 10余家券商“换帅”!股东影响不容小觑.
  • 9、 上市第三天,这只次新股再登龙虎榜!机.
  • 10、 单周回调10%!马斯克力捧的一体化压铸,.

  • 1、 营造软件业良好生态
  • 2、 让虚假中医药广告无处藏身(金台锐评)
  • 3、 技术封锁严重违逆时代潮流(国际论坛)
  • 4、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
  • 5、 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
  • 6、 全是演技!“股神”套路深,千万别当真
  • 7、 三季度人民币汇率持续显现较强韧性
  • 8、 社论丨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抓手改善分配,.
  • 9、 金观平:疫情防控决不能松懈厌战
  • 10、 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正确认识和把.

Copyright © 2008-2022 Shenzhen Securities Tim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